“河北交通運輸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

近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了“河北交通運輸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
會議上,河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谷對《河北省交通運輸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作了簡要的介紹,該計劃中強調“要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雄安新區智能出行城市交通強國建設先行區和北京冬奧會籌辦等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
而目前,連接北京市延慶區和河北張家口崇禮區的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正在開展智慧公路試點建設,為北京冬奧會做好交通保障。
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重大交通保障項目。該項目途經張家口市懷來縣、赤城縣和崇禮區,由主線、延伸工程和赤城支線三部分組成,全長113.684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全線設互通立交7處、服務區3處、收費站6處。主線于2017年6月底開工建設,已于2020年春節前建成通車;延伸工程和赤城支線預計2021年6月底建成。河北省高速公路延崇管理中心主任于建游在發布會上介紹,項目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們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與支撐作用,突破技術難點,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為項目創優爭先奠定堅實基礎。全線共設立科研項目57項,發明專利26個,實用新型專利56個、工法35個,論文140余篇,涉及路基、路面、橋梁、隧道等多項工程,為公路建設水平提升提供了技術支撐與理論基礎。
通過科技創新,延崇高速河北段創造了“1個世界紀錄”:“世界最長公路螺旋隧道”——金家莊特長隧道。實現了多個“國內第一和省內第一”:國內第一座變截面鋼桁腹預應力混凝土組合梁橋;即將建成國內第一條實現全路段車道級精準定位服務的高速公路;即將建成國內第一條北斗衛星信號全覆蓋的山區高速公路;京津冀最長的公路隧道——松山特長隧道;河北省第一條大規模多類型鋼橋應用推廣高速公路(用鋼9.2萬噸);河北省第一條采用連續帶狀LED變色溫傾斜配光照明系統。
于建游表示,目前,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段項目正在開展智慧公路試點工作,主要是針對項目橋隧比高、氣候變化大等特點,結合冬奧會交通保障要求,進行車路一體化協同感知融合和車輛時空軌跡重構技術應用、多車自主編隊與同步行駛技術應用等服務冬奧會的智慧高速關鍵技術研究。以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主線,提升運營監測、應急指揮、信息服務能力,實現5G、北斗信號全覆蓋,從安全、效率、服務、綠色四個維度,著力解決“行、看、聽、感”四方面出行需求。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打造全要素數字化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基于3DGIS+BIM數字高速平臺,開展橋梁、隧道等重點基礎設施集群全壽命監測與管控。
二是打造29公里車路協同示范路段,實現兩類13個應用場景,提供全新的駕駛體驗,服務司乘、服務冬奧。
三是實現北斗衛星信號全覆蓋,提供全程車道級定位服務。
四是開展基于大數據的路網綜合管理,提供“互聯網+”路網綜合服務,實現兩客一危重點監測保障、奧運轉場車路監測保障,實現隧道綜合引導、視覺喚醒等綜合應用,打造智慧服務區,開展5G創新應用。
該項目采用了由河北德冠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基于全向毫米波雷達系統、高清車牌抓拍攝像機以及道路沿線布設的監控系統組成的雷達綜合管理指揮平臺。該套系統可以做到車輛全程跟蹤、全程定位、連續監視、軌跡回溯、多層管理等功能。并解決了傳統三大系統的諸多不足,特別是本系統的車輛級和車道級的精準數據為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同時為北京冬奧會的交通提供有力保障。
為更好的配合延崇項目,我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已經前往延崇工作區駐扎。
預計該項目將于今年6完成全部硬件采購安裝及軟件編制工作;9月份,完成調試,進行試運行。